|
长时间的高速驱车会引发驾驶疲劳,驾驶员可能会打盹儿。这短短几秒的微睡眠(Microsleeps)并不会让人清醒,反而大大增加了驾驶的危险性。如果一种动物需要对周围环境时刻保持警惕,那么它们可能就要利用微睡眠来实现睡眠功能。近日,法国里昂神经科学研究中心P.-A. Libourel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脑电图绘制设备调查了南极洲野生帽带企鹅(Pygoscelis antarcticus)在海上和筑巢时的睡眠情况。这些企鹅经常暴露在鹅卵捕食者和其他企鹅的攻击下。结果显示,企鹅每天打盹超过10000次。它们的大脑双半球和单半球进行慢波睡眠,但都是平均持续4秒的微睡眠。累积下来,每个脑半球的睡眠时长竟超过11小时。企鹅的微睡眠策略表明,多次短时睡眠可能会起到一次长时睡眠的功能。相关论文于11月30日发表在《科学》杂志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