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括康合导流沟、大孙导流沟等支流堤防加固,大潘、小罗等泵站拆除重建,河道清淤、护岸建设以及部分移民征迁等。
总建筑面积约5.5万平方米,建设教学、办公、科研实验、宿舍用房,配套建设供水、供电、空调系统、智能化系统等设施设备。
对古襄河沿线及县城区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,包括道路市政主管网以及沿线背街巷道、棚户区、住宅小区、企事业单位等各类排水户内部毛细管网;推进古襄河游步道、景观、绿化等提升改造;结合历史文化遗产,重点对袁家湾及周边区域进行改造提升;结合游园建设,打造古襄河沿线生态湿地净化系统。
新建城东污水处理厂,总规模2万吨/日,出水水质为三类水标准,配套建设改造污水管网;扩建城南生活污水处理厂,扩建1万吨/日,出水水质一级A标准;新建城北新城生活污水处理厂,总规模4万吨/日, 一期建设2万吨/日,出水水质准四类标准,配套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。
连接省道S213二级公路并同步建设连接线,新增互通立交,收费站车道设置三进三出通道。
结合富安水厂扩建,启动全椒县三水厂一期建设,总规模5万吨/日,包含取水泵站、预处理池、反应沉淀池等建设内容;从赵店水库敷设源水管道至二水厂约13公里,中间从全草路再敷设源水管道至三水厂约3公里,保障二水厂和三水厂源水供应。
新建、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4万亩以上。
建设1座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,配套变配电、给排水、消防系统、道路等辅助设施;实施纬四路、纬五路道路提升;新建化工园区道路约2.5公里,配套建设雨水管网、污水管网、路灯、停车场等;修复丰乐大道东侧、海螺大道污水管网;新建经开区科创中心。
新建包括秀太平项目剧场等锦秀太平大型文旅及配套项目,一期建设文化设施用地范围内剧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,购置演艺设备;二期建设商业街和酒店。
起点位于万福路与襄河大道交口,向东延伸,终点接滁州大道,全长约3.2公里,含襄河大桥一座,红线宽度约50米,双向六车道,城市主干道标准。
实施全域人居环境提升,对现存人居环境示范点开展常态长效管理,结合实际,新建、改建一批人居环境示范点和农村卫生厕所,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。
实施釜山新村东侧、教委宿舍、榕枫苑、公路站宿舍、水产公司宿舍、老党校及其周边片区改造。改造内容包括道路、供排水、外立面、强弱电、绿化、路灯、监控等,并对有条件的小区进行加装电梯。
指导小区组建成立业主大会、业委会,持续开展物业小区考核评测,针对物业小区公示情况进行检查,部署全县物业小区公示工作,督促物业企业积极向所在辖区申报成立党组织,多措并举提升物业服务品质。
利用城市和古裹河沿线周边空闲地块,新增提升各类公园绿地面积,新建若干城市街头游园,结合新建及现存街头游园建设社区球场;在小区和行政村内新增配建健身设施,对存量健身设施开展维修养护行动。
充分利用存量资源,提高车位利用率,完善充电桩布局,根据群众需求新增建设适量停车场及充电桩。
建设第九学校小学部教学楼及附属设施;改扩建1个小区配套园,扩增学位;对全椒中学校园楼梯栏杆、消防系统等设施设备,进行维修改造;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楼宇安装防坠落防护设施,提高校园安全物防水平;对全县部分老旧幼儿园进行维修改造和添置保教设备。
实施中医院十字分院建设、镇卫生院特色创建行动、中医普及提升行动、县医院东区提升行动。
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、农村公路养护、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、村道安防工程。
全椒站2、3号站台出入口(合肥方向)和站房内出站口增设自动扶梯;实施站前广场改造,拆除部分花坛改为铺装硬化,新增提升绿化、果皮箱、护栏、坐凳等设施。
实施城市道路更新提升,包括大吴路机非分离改造,余郭路、怡景花园西侧路白改黑,传塘路道路改造以及新建火车站至站东路快速通道。